close
今天在腦袋裡討論到人在人際的表現上有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而這兩者背後所反映的價值觀也是幾乎相反的。
有一種人比較喜歡安靜地做自己的事,而從另外一種人的眼中,它們的生活無聊而沒有意義。這種人對於人際的互動並沒有很大的興趣。但是不代表他對於自己的生活沒有一點安排,也不代表他的生活內容無聊而沒有意義。他們的特點有兩點如下:
一、 可以為了一個目標長久的等待、累積能量,例如他們通常可以很耐心的閱讀長篇小說;為了一個想要的人、事或物,度過漫長的探索或者追求去獲得報酬。我們說臥薪嘗膽的精神,或者是運籌帷幄的理性都是這種人的特色吧!
二、 思考模式偏重在邏輯思考或者著重在物理性原理可以推演的事物,例如,一件事件後,這些人會著重在探討發生的原因或者思考後續預防的方法等等,而不偏向於發出感性化的言行。
另外一種人喜歡與人交流互動的感覺,而他們外向的表現容易讓人覺得他們的生活總是有發生不完的事情。他們通常喜歡安排活動,喜歡互相交流想法,喜歡大家一起做些什麼的感覺。在另外一種人的眼中,他們是團體中的閃亮之星、他們是團體中的焦點。這一類型的人的特點如下。
一、 忙於計畫一個又一個的活動,或大或小,例如,逛街、聚餐、看電影、參與限額推出的小小兵抽獎活動、揪團郊遊等等;腦中不斷湧現點子的小精靈或者是注重團體氛圍的社交家就是這種人的特色吧!
二、 偏向於關懷別人的感受並且同理他人的情境而給予相對的回應。他們著重在感受他人的處境並且嘗試與他人產生共鳴從而在彼此之間產生更強的聯繫感。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